“镇国之宝”《平复帖》

2018-05-24 12:15:59 来源: 点击:
        书法真迹指以绢、纸等为书写材料,至今保留完好的书法作品。那幅作品件是传世年代最早的书法真迹?谁是书法真迹传世年代最早的书法家?有人认为是秦代著名书法家李斯的《泰山刻石》,有人认为是楷书鼻祖、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钟繇的《力命表》,也有人认为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的《八月帖》,但他们传世的书法是石刻,是书法墨迹的翻版,加上雕刻水平原因及长时间的风化、腐蚀之后,石刻与墨迹相差较大,所以石刻不被认可是书法真迹,而被认为是书法墨迹的“复印品”。据历史考证,晋代著名书法家陆机书写的《平复帖》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

        《平复帖》为纸本,纵23.8厘米,横20.5厘米,全帖共9行84字,为章草书体,采用秃笔书写,结体疏密有序,浑然天成,笔画短促灵巧多变,笔势俯仰不失沉稳,笔意婉转纯厚,风格平淡质朴。《平复帖》为历代名家所推崇,帖上有董其昌、溥伟、傅增湘、赵椿年题等多位名家题跋,米芾定为“晋贤十四帖卷”之一,书法界称其为“墨皇”,位列中国九大“镇国之宝”第五位,在研究文字、书法变迁和书法鉴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平复帖》是陆机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法帖内容译文为:“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平复帖》历经沧桑波折,险落入日寇之手。唐代被殷浩、梁秀所藏;宋代先后被王溥、李玮和宣和内府收藏;明代万历间归韩世能、韩逢禧父子落入,后被张丑所得;清初历经葛君常、王济、冯铨、梁清标、安岐等人之手,后归入乾隆内府,后又先后归成亲王永瑆、恭亲王奕訢、溥伟、溥儒所有。民国时期溥儒为筹集亲丧费用而出售《平复帖》,著名收藏鉴赏家、书画家张伯驹散尽家财购得该帖,后日本人欲以3倍的价格购买该帖,但张伯驹断然拒绝。抗战时期汪精卫手下丁雪山的部属绑架张伯驹,逼其交出《平复帖》,张伯驹绝食宁死不屈。张伯驹的夫人潘素用大洋和耳环手镯买通匪首,才得以脱险。为了保证《平复帖》的安全, 以免夜长梦多,张伯驹叫潘素将《平复帖》缝在他穿着的衣服里,秘密离开上海,举家迁往西安,此帖才得以完好保存。1956年张氏夫妇于将《平复帖》捐献国家,现在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内。

平复帖》局部放大

历代名家在《平复帖》上的题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