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为何称赞东汉隶书《杨淮表记》“润泽如玉“?

2018-04-17 10:20:20 来源: 点击:
        东汉的杨淮表纪,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摩崖石刻。康有为在他的《艺舟双楫》中评价这个碑刻“润泽如玉,出于‘石门颂’,而又与石经《论语》近,但疏荡过之。”

        康有为对于这个碑的评价,是有它合理性的一方面的。

        但是,还没有到达他所说的那种润泽如玉的程度。也就是说,我觉得他评价得有些过高了,而他之所以要这么高度的评价,这个碑帖,因为当时的整个时代大环境以及他写那本书整体的用意,然后导致了他会这样认为,认为这个碑帖是这样的。

        如果以我们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的话,我确实认为这个碑帖确实有非常古朴、非常古拙的一方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个碑帖也是非常的丑,而且非常的粗放的没有任何的文人气息和高雅的情趣所在。

        而这个碑之所以后来能够被康有为这样进行赞誉,是因为他在他的那本书法论著里面整体上扬碑抑帖。

        几乎中国书法史上所有的帖学的书法作品,康有为基本上给予了否定的态度。只要是碑学方面的作品,康有为就加以高度的赞扬。所以这本字帖能够被他这么高度的评价,以至于评价为温润如玉。

        那么我们接着往下探求,康有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认为这和当时他的所处的时代大环境有关。

        当时康有为生活的年代,是清朝末年。面对社会上的乱局,康有为希望清政府能够积极的进行革新。

        因此,他大力的宣扬维新的思想,而与此相对应的,他就在书法论著里面体现出了他这种强烈的政治革新思想,他反对一切传统,一切古代的书法,因此他对于当时刚刚出土发掘的碑学书法文物,有极大的热情,因此,康有为就对新兴的碑学书法进行了高度的赞扬,所以他才会认为这个碑刻,是非常有新意的,非常好的,甚至比古代的书法还要好,这就是康有为康有为为什么要这么大力的赞扬碑学书法的原因。

        那我们这样说的证据在哪在哪里呢?请看我所列举的康有为在那本书里评价这个碑帖的最后一句话,他说:

        “但疏荡过之”

        意思是“但是疏懒放荡的有点过头了”。

        也就是说,康有为他自己也知道这块碑石的问题所在,这块碑,没有一点文化和文人的气息,没有一点规矩和法度,所以他会这么说。但是康有为为了他自己的政治理想以及他对于新兴碑学书法的赞扬态度,只好对这个碑帖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这就是他当时,对于古代的书法传统以及对于新兴的碑学书法矛盾的心情的体现。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