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一半痴愚一半狡黠

2018-04-04 14:04:12 来源:网络 点击: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个大腕级的人物,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堪称人物画的巅峰之作。

\

 

        其实绘画并不是顾恺之才华的全部,他“工诗赋、书法”,而为人更是率真洒脱,当时人送了他“画绝、才绝、痴绝”的雅号。在今天的人看来,他的有些行为不仅痴,甚至有些傻。其实在那让人掩面而笑的怪诞背后,却是他无奈的生存智慧。

顾恺之 女史箴图卷局部(宋摹本)纸本墨笔 600.5×27.9cm 故宫博物院藏
顾恺之 女史箴图卷局部(宋摹本)纸本墨笔 600.5×27.9cm 故宫博物院藏

          说起顾恺之的“痴绝”,人们不禁要奇怪,难道他真的不谙世事,“痴”得近乎愚,好似傻吗?一个人如果到了这份上,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情商高得出奇;不是彻底的天真纯朴,就是完全的大智若愚。还是桓玄的父亲——枭雄桓温的评价一语中的:“(顾恺之)痴黠各半,矜伐过实”,意思是顾恺之一半是痴愚,一半是狡黠。

         顾恺之的痴,说白了,是形势所迫。

顾恺之 女史箴图局部(唐摹本)绢本设色 25×349厘米 大英博物馆藏

顾恺之 女史箴图局部(唐摹本)绢本设色 25×349厘米 大英博物馆藏
 

         东晋时期,权臣迭起,政局动荡,稍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政治牺牲品。顾恺之对桓温还算服气,但对他的儿子桓玄则向来没有好感。

         桓玄自恃出身高贵,总认为自己是英雄豪杰,沽名钓誉,不可一世,后来更是起兵攻入南京,篡位称帝。顾恺之早就看出了桓玄的野心,不想与他合作,但又慑于他的权势,不敢表露,只好装傻充愣,扯个那些画是“通灵宝画”的幌子,将所谓的“蝉翳叶”珍藏起来。顾恺之的“痴”并不是傻,而是一位艺术大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让人心酸的生存智慧。

         事实证明了顾恺之的远见,桓玄从称帝到兵败出逃,只有80天;从登上皇帝宝座到被自己提拔的老部下刘裕所杀,前后不到半年,死时年仅36岁。顾恺之虽然曾在桓氏父子手下做事,但因为那些早已驰名天下的“痴绝”逸事,不仅没有在残酷的政治风雨中受到冲击、打压,反而还升了官,直到62岁死在任上。

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 绢本设色 27.1×572.8cm 故宫博物院馆藏

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 绢本设色 27.1×572.8cm 故宫博物院馆藏
 

         顾恺之的“好谐谑”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体现。据说他吃甘蔗和别人不同,别人总是从甘蔗根吃到甘蔗梢,先捡甜的吃,他却总是从甘蔗梢吃到甘蔗根。有人问他为什么,顾恺之回答说:“这样吃才能渐至佳境呀!”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钱钟书在小说《围城》里写的一段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葡萄里面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葡萄里面最坏的,不过事实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顾恺之很符合钱钟书的话,他应该算得上是个“乐天派”,这让他很讨人喜欢,容易让人接近,不过弊端也不是没有,那就是“人多爱狎之”,别人也爱拿他开涮。

顾恺之 斫琴图 宋人摹本 故宫博物院藏

顾恺之 斫琴图 宋人摹本 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书画家柯九思评价顾恺之:“人称虎头(顾恺之的小名)为画中之圣,予又谓为画中之神,800年来继起亦多矣,诚无有逾于此者。”历代美术界对顾恺之推崇备至,丝毫不吝于“画圣”、“画神”、“宗师”、“画祖”这样的称谓。1985年,顾恺之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138位可立塑像的历史人物之一,这应该是对他历史地位的最好认可了。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