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广陵王中殿刻石

2018-01-10 09:53:35 来源: 点击:

 

 
 

汉广陵王中殿刻石拓片  西汉,石,纵60厘米、横1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汉广陵王中殿刻石

          汉广陵王中殿刻石,阮元于嘉庆十一年(1806)得于江苏省江都甘泉山惠照寺。共有四石,其中第一石即为此刻石。释文为“中殿第廿八”,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据《西山樵唱》记载:“甘泉山,在府西三十五里,上有七峰如斗,下有二十余岗如列宿”。此处为汉代广陵国王侯及其家族墓葬群。甘泉山汉墓群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邗江区甘泉街道及杨寿镇境内,面积1.2平方公里,由老山汉墓、吴家山汉墓、汪家山汉墓、老虎墩汉墓和宝女墩汉墓组成。墓葬规模、等级比较高,山上有封土7座,存高15至20米,均为人工夯筑而成,其上有享殿建筑,汉广陵王中殿刻石即此处享殿建筑用石。此石刻石为下层文吏所为,为具有篆意笔意的隶属书体,在西汉碑碣极为稀少的情况下,汉广陵王中殿刻石的出现确实极为珍贵,颇受金石学家、书法家的重视。

          战国晚期是大篆向规整化的秦小篆转变的时期,这是篆书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汉代以来则是隶书盛行的时代,也有篆书、篆隶、章草、今草、行草体的使用,主流则是隶书的出现并占据主导的地位,这在一些铭文上都有非常明确的表现。这一时期的书法虽然有篆书的遗意,但隶体书法基本上已经占据主流了。篆书向隶书转变,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加以实现的。第一种途径是从草篆向草隶过渡,经过规范化而出现隶书。西汉初期,草篆体书法便已经开始出现,这是篆书草率化向新书体的转变,从用笔和结体上均可以看到从篆书向隶书转变的痕迹。第二种途径是缪隶的出现。将小篆的用笔变圆转为方折,通过用笔的简化,把篆书书体演化为缪隶,即篆隶,而后逐渐演化为新的书体——隶书。缪隶是一种介乎篆、隶之间的书体,早在西汉初期,篆隶体书法(缪隶体)便已经开始出现,经过不断地演化最终成为标准的隶书。至少在公元前74年,在缪隶体的基础上,隶书已经相当地成熟和完善了。此件汉广陵王中殿刻石即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具有篆书遗意的隶书作品。

          汉广陵王中殿刻石保留了颇为浓郁的篆书成分,无论是结体、笔意还是风格上,都尚具篆书的精神风貌,但隶书的成分已经非常明晰,隶书笔法也基本成熟,用笔方圆兼备,呈现出朴茂古拙、瘦劲简率的书法风格特色,整体气息给人以雄健挺拔、沉稳凝重之感。由于此刻石为下层文士所书写,仅仅作为建筑用石的编号字体,因而在结体、书写上不太受隶书法度的约束,书写随意,能让人感受到书写者较为真实率意的自我情感的自然流露。用笔舒缓凝重而又严谨奔放,书写者个人朴质严谨、自信坚凝的性格特点亦有所体现,朴茂自然、清新潇洒、瘦劲简率的个性特色也表现出来。一块简单的刻石即能反映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从中完全可以感受到两千余年前这位书写者的精神世界。此刻石呈现出如此丰富的艺术生命力,可见我国书法能在汉代开始时即逐渐演变为一门自觉的艺术,显然有其内在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