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不会写书法的京剧大师不是好画家!

2017-12-15 13:49:24 来源: 点击:

 

        大约1921年的某一天,定居北京不久的齐白石去参加一个官家应酬。满座皆阔人,只他一布衣,谁也不认识,根本没人理。

        老爷子这个后悔呀,暗暗感叹京城水太深,埋怨自己自讨没趣,还不如在家画棵白菜自在呢。热闹的大场面,尴尬的齐白石,一个人窘在角落里。

        突然梅兰芳来了,他一眼看见了落单的齐白石,马上过来热情和他打招呼,恭恭敬敬地寒暄起来。

        梅老板正如日中天,一脸惊讶的客人们迅速围拢过来。事后,齐白石很认真地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上面题诗说:“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其实,二人刚刚认识不久。

        齐白石在回忆录里这样描绘他与梅兰芳的第一次见面:

“民国九年,我五十八岁。我跟梅兰芳认识,就在那一年的下半年。记得是在九月初的一天,齐如山来约我同去的。兰芳性情温和,礼貌周到,可以说是恂恂儒雅。那时他住在前门外北芦草园,他书斋名‘缀玉轩’,布置得很讲究。他家里种了不少花木,光是牵牛花就有百来种样式,有的开着碗般大的花朵,真是见所未见,从此我也画上了此花。当天兰芳叫我画草虫给他看,亲自给我磨墨理纸,画完了,他唱了一段贵妃醉酒,非常动听。“

        次日齐白石回赠诗曰:“飞尘十丈暗燕京,缀玉轩中气独清。难得善才看作画,殷勤磨就墨三升。”

         梅家的百种牵牛花,让齐白石大开眼界,从此爱上了画牵牛。从此,每逢花期齐白石必至梅宅赏花,有诗记曰:“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

          牵牛花最终成了齐白石花鸟画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题材之一,这真的要感谢梅兰芳为他带来的灵感。

         经过几年的交往之后,梅兰芳在1924年正式拜齐白石为师学画。这时的梅兰芳在京剧界大红大紫,齐白石说:“你这样有名,叫我一声师父就是抬举老夫了,就别提什么拜师不拜师的啦……”但梅兰芳坚持行了拜师之礼。

         那段时间里,只要不排练不演出,不管风天雨天,他都按时坐黄包车到齐宅学画,进门先向老师鞠躬问好,谦恭得像个小学生。

          “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50余年舞台生涯,他把京剧旦角的唱腔和表演艺术,推上了一个臻于完美的境界,成为了最受人尊敬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京剧大师不仅戏好,书画造诣也是让人惊叹。

          梅兰芳与书画之渊源很深。他的祖父,同光十三绝之一的梅巧玲除演戏外,还是一位既善书法,又能鉴别金石、古玩的艺术家。父亲梅竹芬虽早丧,生前也喜爱书画,因之均遗留下许多明清时的书画作品。所以受家族影响,梅兰芳非常喜欢书法和作画。

          梅兰芳青年时,与吴昌硕还曾有过交往。他第一次赴上海演出,即与吴昌硕相会,结为忘年交。吴老亲赠一幅《红梅图》,上面题有于右任的一首诗:“辉映天人玉照堂,嫩寒青晓试新妆。皤皤国老多情甚,嚼墨犹矜肺腑香。”

          这激起了梅兰芳学画的兴趣,不久经罗瘿公介绍,梅兰芳开始向名画家王梦白学习绘画。后来又相继拜师齐白石、陈半丁、姚茫父等诸位绘画大师,其作品清丽秀雅、神形兼备,有深厚的艺术修养。

        抗战爆发后,梅兰芳迁居香港。因为完全没有了演出,他便有了大量时间学习国画。这个阶段,他最爱画的是梅花和佛像。

          梅花凝霜傲雪,佛像与世无争。他用梅花鼓励自己蓄须明志,他用佛像告诫自己要沉得住气。

         抗战期间,梅兰芳曾以卖画为生。

          但在他的心里,应该从来没想过成为书画家。他的书画艺术一直养着京剧。

         梅兰芳觉得绘画的图案色彩为戏剧服装设计和化妆术的改进,有很多参考价值。在他看来,戏剧和其他艺术息息相关,并有着共同的内在特质,他自己也总是能在绘画中找到灵感,并融入到京剧表演当中。

          梅兰芳对书法也下过大功夫。他的书法则以行楷书为主,小楷尤精,直追二王《乐毅论》《黄庭经》《十三行》等魏晋经典古风,可见眼界颇高。

          这小篆写得匀称婀娜,婷婷玉立,仿佛看到梅兰芳长袖善舞的舞台身段来。

          写篆书得静气,梅兰芳的高雅气质也许更多得益于书法的修养。

          这幅大楷对联,真是厚重开张,没有半点儿尘俗之气。

          舞台上的妙女子,总归是生活中的美男子。

          这笔力一点不弱,心无杂念啊。

           这是梅兰芳写给马连良先生的楷书作品。

           两位艺术大师之间,笔墨的交流与问候,透着一股儒雅。

           梅先生每一笔写得都十分认真。

            我分明读出了——同行不是冤家,而是朋友。

           行书也颇为可观。可见其笔性灵动。

           据说梅兰芳一次去苏联演出,一位戏剧大师看后,大为惊叹,梅先生这些手势真是千变万化,相比较他们国外演员的手真应该剁掉了。

           如此灵巧的双手,是如何运笔写书法的呢?可惜无缘相见了。

梅兰芳的小楷十分出色。

           在舞台上把女人表演得比女人还女人的人,内心的细腻,也应该如这小楷般一丝不乱吧。静气满纸,不过如此。

           功夫都是练出来的。看这幅临褚遂良的圣教序,真的十分专业啊。

           一位京剧表演大师,能把书法写到如此程度,还会再有吗?

           我们有时为何会仰望民国?就因为梅先生这样的大师太多了。

           书画艺术,不过是梅先生京剧表演闲暇时的一种业余爱好而已,可是让今人看来,真是的惊叹不已。

           大师就是大师,高山仰止!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