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看中国画的精神归属

2017-11-13 15:22:20 来源:网络 点击:

 

        古人云“画以载道”“无德不成画”“作画先做人”。其实绘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建立在工具材料和技术的基础上,主要以物象及人类个性的表现为目的,为物质性绘画,属于一种生活技艺或工具;一类建立在某种思想理念的基础上,主要是对某种观念的探索和表达,为精神性绘画,存在于文化的范畴内。如中国的文字和书法。中国画师法自然,法无定法,并非存在于技艺之中,而同中国的汉字和书法一样,都属于中华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中国画虽然是一种绘画艺术形式,但更多是一种文化和修养。

        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以“道”和“德”为主体,也可说是一种“道德”文化。“道”的最简单解释就是规律,“德”是“道”的体现,也就是按规律办事。“道”和“德”在一起成为“道德”,是我们传统的方法论,即一切从根本出发,是人类社会解决一切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是人类社会的思想行为准则。有人说法律才是社会的准则,其实法律也是“道德”的一种,只不过是人为强制性的。“道德”作为文化,作为“做人”的标准,从精神上规范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能有效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规范社会秩序,从而确保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华民族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这种“道德”文化伟大的有力证明。

        历史以来,有一个最大的理叫“天理”,有一个最大的使命叫“天命”,这“天意”“天理”“天命”都属于“天道”。这里的“天”即为至高无上,最简单解释就是“自然”,“天道”即为自然规律。“天意”无违,“天命”难违,“天理”不可违,违则遭报。也就是说凡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与物,都将会遭到惩罚。古代帝王下诏叫“奉天承运”,世间善举叫“替天行道”,生活中人们最直接的用语是“知道不知道”,这些属于“人道”,即循乎自然,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是为“德”,亦为“做人”。也就是说“道”分为“天道”和“人道”,“道”和“德”合一为“道德”,“人道”合于“天道,即“天人合一”。只有人类的一切思想行为能与自然统一,才能让社会同自然一起而永恒。

        “天道”作为自然规律,直接表现是自然律令,按传统分为定律和常律。定律是一切事物都无法逃脱的规律。如有生就有死。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由定律规范了秩序,一切事物都由定律来控制,无一可逃可免可违。常律是指不同的事物以及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各自不同的规律。也就是说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规律,而且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事物也有各自不同的规律。

        “人道”即为人之道,其直接表现是“做人”的思想、法则和行为。“人道”一般分为“心道”和“身道”两种。“心道”即“心悟”“心觉”和“心修”,指人从内心对一切事物的了悟、明解和融合,达到心与自然的统一。其文化表现形式有多种,如中国的汉字、诗文、书法、绘画、琴、棋、印,以及中医和武术等。“身道”即“行道”或“循道”,身体力行,是“德”的具体行为表现。指按规律办事的具体意向、方法和行为。

        “道”亦是“真善美”的化身。“真”是事物的本原,是“道”的本身;“善”和“美”则为“德”,是一切顺应规律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行为。中华文化以“道德”为核心,“真善美”是其致力的追求。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是一门“道”和“德”的艺术,秉承了中华文化的全部精神和特性。

        中国画是一种规律性绘画。“画以载道”是中国画的本质,“道”是“规律”,也就是说中国画是一种规律性绘画。规律性绘画就是以自然规律为法则,以事物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规律为表现形式的绘画。其主要表现特点是求真性、分类性和归纳性。

        求真性,“真”是中国道家文化的核心,求真就是对一切事物本质的致力追求,也就是致力于对一切事物各种规律的探索和研究。求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画从来不着力于物象表面形态的模仿,即不拘泥物象在人眼中的摸样,而是归纳出物象的外形特征以及内在的性质特点,采用最简单的毛笔点线结构形式,按规律进行勾勒和描绘。如山按脊走线,水按波走线,木按枝节,花草叶蒲按筋脉,人按形骨,衣按纹褶,一般物体按边角等等。以线定形是中国画的基本方法,如十八描。力求表现的是物象内在的气质和精神,要形似更要神似,即“以形写神”,也就是“写意”精神。神和意都是指事物的内在本质。中国画既要把握物象的外部结构规律,还要把握物象的内在规律,因此,中国画是一门正宗的“真”学。

        分类性,中国画是一门分类学,中国传统文化是求真文化,也是规律文化。规律存在于意识形态中,不可能实验得来,只能通过心悟的形式,以统计、分类、归纳和总结等各种方法得来。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最为庞大而复杂的分类学。如天分宇宙日月星;地分东南西北中或山海湖漠原;历法分年月日时辰和春夏秋冬24节气等等,对应的都是万物变化之规律。《周易》则是世间最为奥妙的分类学之一,按八卦的变化形式,应对万物的变化,把万事万物按无数变化的因素进行分类,以找到一切事物之规律。中国画亦如此,一是对一切事物按不同因素进行分类,二是对与之对应的各种笔墨形态或方式方法进行分类。对单一事物都采取递进式分类方法,直到事物的每一个精微的方面,以达到对事物全面彻底的把握。如画梅花,先分干枝老幼嫩,再按出枝形态分左中右上下正斜,再按时令分风晴雨雪早中晚冬春,再按花形分开、半开、初开、蕾,再按花向分正、仰、俯、左侧、右侧、背,再按花向程度分一、三、五、七、九分等。与之对应的是各种形态下梅花外形特点和内在特征结合而成的笔墨形态或绘画方式方法的分类。绘画时就像中医对症抓药一样,考虑的只是钱和两的问题,这就是“胸有成竹”的来由。因此中国画是一门精深的分类学。

        归纳性,中国画是一门归纳学。统计分类与总结归纳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特性。中国画的归纳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各类自然物象形态特点的归纳,二是对各类物象的内在规律的归纳,三是根据自然物象的形态特点和内在规律归纳成对应的笔墨形态。前两个归纳在心里完成,后一个归纳在画面上完成。归纳既是一种知识和经验,更是一种修养和智慧。正因如此,中国画是唯一拥有画谱的绘画,如《三希堂画宝》《芥子园画谱》等。画谱中都是各类物象对应的笔墨形态及技法。如画各类山体的笔墨形态有斧劈皴、披麻皴、乱麻皴、雨点皴、钉头皴等;画树有勾叶法和点叶法,点叶有个字点、竹字点、众字点、菊花点、梅花点、胡椒点等多种符号形态,加以中侧顺逆等用笔形态和枯湿浓淡粗细虚实等用墨形态,则有数以无计的点叶笔墨形态,对应的是各类树木在各种条件下的规律形态。画谱中的各类物象的笔墨形态只是一个基本归纳,落实到绘画时则有一个画家个性归纳,从而形成画家个性面貌。中国画的归纳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纷繁的事,需要十分的心修和智慧,面对世间万物,人的一生难穷其一,只能依靠一代代人的努力和积累,也是人类智慧的积累。所以中国画是“先习故人,再习自然”。那些离开了规律性的归纳而随意妄造或照物宣科的笔墨形态都不是中国画的本质。

        中国画是养智的。中国画讲“写真”,“写真”即“求真”,“真”是事物的本原和本质,也就是事物内在的规律。在自然面前一切事物都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留下的只有内在规律的印记。中国画讲“写意”,“意”是“心”与“音”的统一,是事物外在形态和内在本质的统一。既要掌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又要把握事物外在形态特征,更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则需要一个广阔的心胸和超越的视野,要跳出事物之外来解决问题,也就是智慧。中国画就是一个智者,总是站在时间和空间之外,用“道”的眼光俯视着世间的一切,追求的是所有事物的本来,是智慧的集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