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经典碑刻技法指要

2017-10-11 09:36:29 来源: 点击:

         众所周知,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新旧书风的转换期(主要是隶书向楷书和行书转换)。在“变”的强风吹刮下,这个时期书体的点画形态呈现出新面貌:一方面,旧体的隶书旧得不地道,常有楷书的写法;另一方面,新体的楷书新得不完善,时见隶书的影子。因此,新旧杂糅、楷隶相参是这一时期书风的显著特点。只不过会因年代的先后和实用目的、书者书艺的不同,具体到作品中,楷、隶之间的比重有所差异而已——有的以隶为体,参以楷法,隶多于楷;有的以楷为体,留有隶意,楷多于隶;有的则楷隶参半,实难定其为楷书还是隶书。这些看似不成熟或不合情理的用笔和结体构成了这一时期碑刻书法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奇姿异态。《中岳嵩高灵庙碑》便是其中比较具有典型性的代表作之一。

《中岳嵩高灵庙碑》局部

        细读《中岳嵩高灵庙碑》,它的确与众碑不同,尤其是在用笔、结体、章法等方面。它以其鲜明的特征向人们说明,其书法的成功在于善变,其善变之奥秘主要在变中取化、有若天成。该碑在用笔方面介于隶、楷之间,保持着浓重的隶书方笔意味,以擒敛收笔给人以坚实、朴茂、稚拙、倔犟之感。在结体方面,该碑打破了常规常态的匀称均衡,看似失度,实则深得艺理,险中求正、静中寓动、动中求静。而且,重复出现的字毫不雷同、各有意态,笔画繁多者任随其大,笔画简者又任随其小,体现了时人求新求异的审美心理。在章法方面,《中岳嵩高灵庙碑》牢牢把握了对称、和谐的原则,讲究“上稀、中匀、下密”的规律。远看整体,行间匀称,界限清晰;细观局部,字体大小毫无规则,欹正无度,其节奏、韵律动人心魄。即使只有八个字的长方形碑额,也是外部整齐、内部大小参差不一。

        从以上对《中岳嵩高灵庙碑》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今之变乃时代之潮流,变化多端又是魏晋书法之必然。比如,由古体的篆、隶、章草变为今体的楷、行、今草,此是一大变。卫觊的八分以折刀头体现其特点,已不是纯粹的汉隶,这说明卫觊及其隶书在变。王羲之以其卓越的书法标志了今体的成熟,使书体变得龙腾虎跃、超凡入圣。其时隶书也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在变,变化的方向是楷化——有的隶多于楷,有的楷多于隶,有的在隶楷之间;有的是方笔,有的是圆笔,有的在方圆之际。正是因为这善变的大潮流,《中岳嵩高灵庙碑》也以其强烈的个性在隶楷间游刃,充分表达了变的欲望。

        变也是否定。《中岳嵩高灵庙碑》中的笔画、结体都没有定式,完全不符合成熟书体的规范——什么“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什么“永字八法”,都是找不到的。《中岳嵩高灵庙碑》是对前代传统书法的否定。法书要求平稳,而《中岳嵩高灵庙碑》的字偏偏写得歪歪斜斜……正是这种“反常”,能洗刷学书者囿于前人的积习。《中岳嵩高灵庙碑》不拘成法,操刀直下,任意为之,所以具有生气。这就是《中岳嵩高灵庙碑》特有的“否定”作用。我们只有悟得它的“否定”,才能真正吸取到《中岳嵩高灵庙碑》的精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