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由敦临《春帖子词》

2017-09-28 17:05:05 来源: 点击:

汪由敦临《苏轼春帖子词》轴,纸本,楷书,纵115.5cm,横59.7cm。

释文:

蔼蔼龙色,琅琅木铎音。

数行宽大诏,四海发生心。

谷宾初日,清台告协风。

愿如风有信,长与日俱中。

草木渐知春,萌芽处处新。

从今八千岁,合抱是灵椿。

瑞日明天仗,仙云拥寿山。

猗兰春昼永,金母在人间。

苏轼《春帖子词》拓片,楷书,纵21.8cm,横13.3cm。

        “春帖子”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清沈初 《西清笔记·纪典故》:“每岁立春日前,进春帖子词。”“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春帖子多为翰林院文人之事,属命题作诗,而不是有感而发,故而有一定的难度,宋杨万里《端午独酌》:“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

        制春帖子,到清代又有新的发展。乾隆以后,春帖子一般都是五绝两首、七绝一首。嘉庆年间,皇帝还亲书三绝句,装轴后悬挂于养心殿东暖阁之随安室。清吴振《养吉斋丛录》记载:“乾隆、嘉庆御制,又有端午帖子、中秋帖子。又每岁御制元旦、除夕诗,书为屏幅,亦悬东暖阁。” 清代乾嘉以后,不仅立春要制帖子,端午和中秋等节日也要制帖子,而且还有专门悬挂的地方。军机大臣和南书房每个人,也都要进春帖子。

        汪由敦作为皇帝的近臣,自然少不了制春帖子词这类应酬。汪由敦(1692-1758),初名汪良金,字师苕,号谨堂,又号松泉居士,谥文端,安徽休宁人。乾隆间,累官至吏部尚书。老诚敏慎,在职勤劳,廷谕皆出其手。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兼工书法。

        世人多传汪由敦以恭谨见称,虑事周全,始终游刃有余,进可攻、退可守。事实确实如此。几十年的宦海沉浮以及日后与乾隆帝的臣君交好无不印证了这一点,责任心强、办事敏练。入军机处值班时,乾隆以日所制诗,用丹笔作草,或口授令移录,对皇上意图理解得当。乾隆巡幸山左、山右、江浙、盛京等地时,均命汪由敦随行,“入承旨,耳受心识,出即传写,不遗一字”,深得宠信。乾隆评价:“老诚端恪,敏练安详,学问渊醇”。

        汪由敦书法力追晋、唐大家,兼工篆、隶,但是受到乾隆影响在所难免,成为“馆阁体”高手,常常给乾隆代笔。汪氏殁后,乾隆亲临祭奠,赐陀罗被以殓,命摹本其书法《时晴斋法帖》十卷。时人称“大臣礼遇之隆,近罕其比。”此作虽言临苏,笔下多见赵孟頫笔意,流利清新,一气呵成,可见作者功夫纯熟。点画工整、光洁平直、字形大小整齐,端庄典雅,是其代表作品。

        苏轼书风学颜,变博大沉雄为敦厚欹侧,随意书来,正符合其个人所言“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虽然为应景之作,笔法相对单一,但胸中学养,格调不俗。汪氏临作多了程式化的一面,在“馆阁”之中,尚觉不恶,清新脱俗,不失雅致风韵。古人笔法有高下之分,但没有明显败笔,这一点非常关键。任何一临作,不管如何来经营,只要被当作作品来示人,必须做到前后风格统一,必须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不但要考虑原作,也要考虑到临作之效果,更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关键的检验标准在于临作的最终效果。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