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顶级书画,他一人就捐了近半

2017-08-29 11:37:00 来源:网络 点击:

 

张 伯 驹 是 谁 ?

● 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故宫的顶级书画,张伯驹一人就捐了将近一半。

● 余派艺术传承的重要人物,陈毅元帅的莫逆之交,别具一格的“鸟羽体”创始人。

● 关于张伯驹的故事,只要看了就再也难忘。

1898年3月14日,张伯驹生于河南项城,由于大伯张镇芳所生的两子女先后夭折,张伯驹就被其父张锦芳过继了过去。

          张伯驹7岁入私塾,9岁就能写诗,记忆力超群,先生们都称他为“神童”。但长大后,前途一片光明的张伯驹不顾双亲反对,退出了军界,执意要过写诗作画、看戏唱曲的“散漫”生活。

          张伯驹的第一次收藏,是在北京琉璃厂附近买下的康熙御笔的“丛碧山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也让他的母亲为此整天唉声叹气,说他出去做官也不干,只知道花钱买字画。

         直到有一天,37岁的张伯驹遇到了20岁的当红倌人潘素。两人结婚后,只会花钱买字画的张伯驹才收敛了一些,因为他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培养潘素身上,想把她培养成董小宛式的人物。

△潘素

          结果潘素在山水、人物、花竹、鸟兽等方面无不擅长,特别是山水,她多用青绿,笔法直逼南宋,就连张大千也与其联袂作画三次,赞叹连连。

△夫妻“诗画唱和”作品

         1937年,张伯驹得知溥儒有《平复帖》后,彻夜难眠。

         因为溥儒是有案底的,作为道光皇帝的曾孙,他曾将唐代韩干《照夜白图》卖于他人,致使国宝从此流失海外。因此这次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张伯驹费尽口舌最终花费4万大洋才得到。

△《平复帖》

《平复帖》为何物?

《平复帖》乃西晋大文人陆机真迹,距今已1700年,比王羲之手迹还早七八十年,是中国已见最古老的书道瑰宝,又是汉隶过渡到章草的最初形态。上面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章记,由此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

为了阻止文物流失海外,张伯驹还花重金购买了以下字画。

△距今1400多年,中国现存最早的画作,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绘的故宫镇馆之宝——《游春图》

△张伯驹收藏的李白《上阳台帖》

△张伯驹收藏的范仲淹《道服赞》

△张伯驹收藏的杜牧《张好好诗》

△张伯驹收藏的宋代杨婕妤《百花图》,为现存最早女画家作品

          在这些文物字画中,《游春图》让张伯驹卖掉了占地15亩,前主人是晚清大太监李莲英的豪华大宅。据马未都估算,这个宅院若搁到现在,光拆迁就得一个亿。《张好好诗》花费5000多大洋,《道服赞》花费110多两黄金……最终,单凭张伯驹收藏保护的顶级书画就有118件,而他也为此耗尽了万贯家财。

         谁也没想到,视书画重于性命的张伯驹,在1956年竟将8件最顶级的书画无偿捐献给了故宫。无偿捐献后,政府欲奖励其20万元,但张伯驹婉言相拒,分文未取。文化部只好给他颁发了一张褒奖令。

          1957年,当陈毅元帅听说张伯驹被打成了右派,愤然说道:“说他反党反社会主义,砍我脑壳也不信!”

          1972年,故交陈毅逝世。悲痛的张伯驹由于政治身份,无法前去吊唁,于是,他挥泪写了一副挽联。毛泽东看到后称赞“词写得好,书法也好”,但一听到张伯驹一家的现状,当即嘱托周恩来妥善安排一下。

         张伯驹不但诗词好,书法也妙,他开创了别具一格的“鸟羽体”,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只有他这种超凡脱俗的心态才能写出。

        1982年2月26日,张伯驹在北大医院撒手西去,享年84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