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入驻巅峰的十大“助手”

2017-07-13 11:14:31 来源:网络 点击:

 

王羲之的字被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

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等。

王羲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10幅代表作。

NO.10《大观帖》

刻帖工作由龙大渊主持,蔡京奉旨书写帖内的款识标题。

因刻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

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

NO.9《姨母帖》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姨母帖》为唐摹本,6行,42字。

作品书法风格,不愧传世王羲之诸摹本。

其朴厚而多隶意,殊少遒美俊逸之姿。

NO.8《乐毅论》

《 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国夏侯玄(字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

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书付其子官奴的。

这一书迹,早在去东晋未远的南朝曾被论及。

NO.7《频有哀祸帖》

《频有哀祸帖》草书,纸本,现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

王羲之的《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帖》二帖是连在一张纸上的,规格是纵24.8厘米,横41.8厘米。

《频有哀祸帖》一共3行20字,作品中的字间倾侧、俯仰、钩连,笔画轻疾、圆转、牵引,结体多取横者。

虽然是唐摹本,但其水准非常高超,自唐代传入日本以后,一直被人为是日本的国宝。

NO.6《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独特。

因为经唐太宗李世民 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确认为古代书法艺术的典范。

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内,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一直非常牢固。

人们将他尊为“书圣”和中国书法文化的代表。

NO.5《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行书,纸本墨迹。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

《快雪时晴帖》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与收笔,钩挑波撇都不露锋芒,

由横转竖也多为圆转的笔法,结体匀整安稳,显现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情态,

明代鉴藏家詹景凤以 “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形容它的特色。

NO.4《平安帖》

行书 《平安帖》为东晋王羲之书写尺牍作品。

今存墨迹本为唐代 双钩摹搨,硬黄纸本。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另有绢本墨迹草书《平安帖》,为宋临摹本。

NO.3《丧乱三帖》

王羲之“丧乱三帖”帖有“延历敕定”朱文印。

延历为日本桓武天王年号(公元782——805年),相当于中国唐代德宗朝。

“丧乱三帖”是王书中的精品,笔法变化莫测,笔走龙蛇。

唐太宗云“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反直,”在此帖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NO.2《圣教序》

此碑为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

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字。

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

碑原在陕西西安弘福寺,后移西安碑林 。

集王圣教序记,较雁塔褚遂良正书本晚十九年,多文王答敕、皇太子笺答、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怀仁集王羲之书,历廿五年乃成。

NO.1《兰亭序》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东晋穆帝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 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

在 山阴 (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 ”,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

其作品更是令后人惊叹,不愧为“书圣”。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