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赏鉴 | 黄庭坚《惟清道人帖》

2017-07-12 11:32:54 来源:《中国书画报》 点击: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开创了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与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并称“苏门四学士”。与其师东坡居士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少时聪慧过人,但成人后命运多舛、仕途坎坷,所以他一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宋史·黄庭坚传》中称:“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由此可见,其诗、其书在当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重要人物之一,黄庭坚的书作尤为世人所重。东坡之书尚天趣,鲁直之书则重韵味,师徒二人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象推向了高峰。在黄庭坚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他强烈的个性和富于创造的精神。其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线条节奏变化多端,在宋朝甚至整个中国书法史上都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黄庭坚《惟清道人帖》,故宫博物院藏

           黄庭坚的草书成就无疑是最高的,然其行、楷书的成就亦不在草书之下。这里鉴赏的《惟清道人帖》即是其存世的行书作品之一。该作品为纸本,纵29.3厘米,横31.8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共11行,每行字数不一,总计115字。内容为:“惟清道人本贵部人,其操行智识,今江西丛林中未见其匹亚。昨以天觉坚欲以观音召之,难为不知者道,因劝渠自往见天觉,果已得免,天觉留渠府中过夏。想秋初即归过邑,可邀与款曲,其人甚可爱敬也。或问清欲于旧山高居筑庵独住,不知果然否?得渠书颇说后来草堂少淹留也。庭坚叩头。”从行文上看,该帖记录了惟清道人的品行、操守,以及与天觉的交往。

          众所周知,在“宋四家”中,黄庭坚是最具创新精神的一位。《惟清道人帖》是他的一件风格独特的作品。

         《惟清道人帖》的独特之处首先表现在意境上。该帖展示出端稳紧结、俊健古雅的气息,既有晋唐的法度和韵致,又蕴含着作者于书艺上一贯提倡的“清气”“生动”和“瘦劲有力”的主张。这和他在诗文方面推崇“尊杜诗韩文,借古出新”,以及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的主张一脉相承,体现出了其在师法前人之长的同时能够化古为新、不为古法所囿的创新精神。此帖既有晋人简淡、古雅的气息,字里行间时时显现出“兰亭”的余韵;又似流淌在山间的溪流,清澈而明洁。这意境与他一直所追求的书法核心韵味相契合,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才情和造诣。

         其次,《惟清道人帖》在技法运用方面也显现出了鲜明的特色。黄庭坚的书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以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为界。《惟清道人帖》应属于前一时期作品。这一时期是作者继承传统、师法古人的阶段。细观此帖,用笔爽利而富有弹性,笔力遒劲、提按分明,行笔干净而毫无迟滞之疾。如第一行中的“惟”“道”“人”“本”、第二行中的“其”“操”“行”“知”“识”,以及第四行中的“天”“觉”“坚”“欲”等字皆是此类。另外,此帖沉着痛快的笔法颇有晋唐人运笔之风韵。特别是横画尚未见黄体标志性的夸张之态,起笔时藏锋与露锋并举,笔走中锋,能直中求曲,显得遒劲婉通、奇异洒脱。如第一行中的“道”、第二行中的“贵”“丛”、第三行中的“甚”“亚”、第八行中的“与”“可”,以及第十行中的“渠”等字变化无穷,曲尽其妙,可见作者对传统的涉猎之深。黄庭坚注重从传统中感悟笔法,“窥笔法之妙”。这点在《惟清道人帖》中也有体现。黄庭坚用实践告诉我们“窥笔法之妙”不仅是学书进境的关键,也是创新的基础。

        最后,该帖在体势上多取横势,结字左低右高,于峭拔之中平添了些许俊健和古雅。如第二行中的“今”“江”“西”“丛”“林”“中”、第四行中的“天”“觉”“坚”“欲”,以及第七行中的“想”“秋”“初”“即”“归”等字在体势上能够于险侧中求平衡,倾斜中见稳定。虽然该帖尚不及黄庭坚其他存世行书作品所显现的那样奇肆开张、长波大撇,令人心底激荡,但是作者在体势上的巧妙安排绝不输于《兰亭序》和《祭侄文稿》。此帖行距宽绰而字距紧密,字之大小、正斜、虚实、轻重对比无不折射出作者的率性、纯粹,以及信手拈来的那份自信。这份自信,若非长期浸淫传统且功力深厚是断然难以达到的。

        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黄庭坚的书法无论是意境、用笔、结构还是章法无不彰显出鲜明的个性。他提倡学习和继承传统,但反对食古不化;他强调生拙,反对工巧。《惟清道人帖》所呈现出的正是既着眼于精神层面的继承又坚守个性创造、注重心灵气质的创作风格。这一点对于今天学习书法的人们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