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僧】 髡残:山水图册十九品 上海博物馆藏

2017-06-20 10:27:14 来源: 点击:

  

         本期推出“清初四僧”。此专题已于2014年整理推出,当时共编辑四画僧目录510条。此次主要以四画僧存世作品中品质较优者编选具代表性的进行整理,同时也有部分增补。依朱耷,石涛,髡残,弘仁四人为序,陆续推出。

         在中国绘画史上,朱耷,石涛,髡残,弘仁并称清初的“四画僧”,他们的艺术成就,为清代沉寂已久的画坛引入了一股清流,开创了时代的新风。这四位因遭逢时代剧变而遁入空门的画僧,取得的非凡成就,与他们波血泪交集的生平有着重要的关系。他们的作品均带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和复杂的精神内涵,与当时主流地位的画风大异其趣。四位用袈裟掩裹着精神苦痛的画家,影响了扬州画派的兴起,并在以后三百年多来为后人所景慕。

【清初四僧】之

髡 残

         髡残(1612~1692)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他削发后云游各地,43岁时定居南京大报恩寺,后迁居牛首山幽栖寺,度过后半生。

         髡残性寡默,身染痼疾,潜心艺事,与程正揆(程正揆,号青溪道人)交善,时称二溪,艺术上与石涛并称二石,善画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尤其得力于王蒙、黄公望。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笔墨沉酣苍劲,以及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现技法,多从王蒙变化而来;而荒率苍浑的山石结构,清淡沉着的浅绛设色,又近黄公望之法。他还远宗五代董源、巨然,近习明代董其昌、文徵明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学习传统基础上,重视师法自然,自谓“论画精髓者,必多览书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

         髡残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中度过,经常驻足于名山大川,流连往返。他“僻性耽丘壑”、“泉石在膏肓”,主观的情感、性灵与客观的景物、意境相感应、交融,使其山水画景真情切,状物与抒情成为一体。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险,重山复水,开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结构严密,稳妥又富于变化,创造出一种奇辟幽深,引人入胜之境,生动地传达出江南山川茂密、浑厚华滋的情调。他喜用渴笔、秃毫,苍劲凝重,干而不枯,并以浓淡墨色渲染,使得笔墨交融,形成郁茂苍浑、酣畅淋漓的情趣,使画面产生雄浑壮阔、纵横蓬勃的气势。存世代表作有《报恩寺图》,绘南京聚宝门外报恩寺,通过概括提炼,表现了金陵名胜的磅礴、奇异气象。《云洞流泉图》、《层岩叠壑图》和《雨洗山根图》(均藏故宫博物院),以繁密的布局、苍劲的用笔、郁茂的景致、幽深的境界,显现出石溪鲜明的艺术特色。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一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二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三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四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五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六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七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八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九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十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十一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十二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十三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十四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十五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十六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十七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十八

  

清 髡残 山水图册 之十九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