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寒柏:怎样练书法?

2016-05-18 16:33:32 来源: 临帖吧 点击:
 
        当书法这一概念形成的时候,就有了毛笔、书写、文字这三个基本元素,缺一不可。
        谈到练书法就应从这三个方面去下手。一是使好毛笔;二是理解和掌握字的结构;三是在自如掌握用笔和结字能力以后,凭着书写时的感觉把所有的综合素养和训练主动、独立地抒发出来。
        书法在历代的阶梯传承与发挥下,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很多既有的字体与风格更是深入人心。这些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就像一棵棵自然生长的巨树,自然地生发,枝叶的本性、水和光的营养、生长中的避让、环境的修蚀等一切任其自然。古人学书首先就是应用,在这么自然的发展中养成的习惯,发挥的自我,最后,具备足够才能、功力、眼界、学养、品格的人,再把书法推上人们仰视的艺术高度。
        书法的练习都会从一笔一划开始,从字的基本结构原理入手。文革期间人人都写大字报,不用学习古人的经验,只要写得像样整齐就好,这种风气影响了一代人,直白、随性但经不起玩味。接下来人们认识到了这一点,着力于技能,寄望于临帖,时时临、世世临,好像不临就不能写字,又由此产生出来所谓临-创的说法,举国皆以为然,轰轰烈烈。但到今天却没有出现一个可以与古人比肩的书家,到头来还是古人的小学生。其问题在于从临(字)到创(表达)的过程中还有大量的消化阶段,学得太多、太杂而不经过消化,吃什么拉什么。要不然就是在拌凉菜,东拼西凑,吃起来很爽但没有回味。此外,书写太过于有意识,过分人为,这与天人合一的境界愈加渐行渐远了!
(一)
        开始学习时需要临帖,但临只是学习的一部分。
        当代的书法学习,没有了实用的功能,临就容易产生形的模拟。临帖是以像为标准,但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掌握用笔和结构原理。勾描得再像也没有用,要以用笔的起始行走方法去写,写后墨迹的边缘刚好与原帖笔画的外廓相近,而不是用笔去覆盖勾描出帖中的笔划。也就是说,要按笔法要求去写,以写出的效果如何去调整用笔写时的轻重和分寸,而不是用笔去覆盖原帖笔画的外廓。“写”注意的是用笔法去写,意在重复使笔的要领,“描”意在覆盖笔画的边缘,以达到更像帖中的笔画,却无法形成完整的行笔。写时笔的轨迹不同于描的轨迹,写是内心笃定主动地做,而描是随形被动去变。写是我们将来去做的事情,写的逆入顿回形成了笔意,笔意会在结字原理的指导下写出势态,势态将要决定个人字型的架构,也就是字的风格。描可能会更容易接近原迹,背熟的字型也更有成就感,但发展下去就会走到碑帖所设定的“壳”里,不能随性变化,当然也写不快。
        临帖的第一个作用是规范用笔,第二个就是理解字的构成原理。字的结构就像人的结构,是有一定规律的,要想知道的话就要按照帖中的形状,根据用笔的顺序去梳理。这种梳理最好要与用笔的快慢结合,要从单一笔划的完成进步到几个笔划的连续写出,由部分组合再到整个字的一气呵成,只有把一笔一划连起来写才能真正感悟出字在动态中的组合,这种连接因为难易、轻重、长短而产生慢快、缓急,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韵致。写出的模样是我们急于看到的,但写之前一定要狠狠地感受要临的字,这种“前戏”事半而功很多倍。
        用笔和结构可以互为侧重地练习,开始注重用笔别过高要求结构。反过来也可以淡化用笔,集中精力去领会结构,交互练习效果更佳。别想马上就能和原帖一样,人的熟练程度不同,人与人习性不同,笔墨纸和情景都不同,怎么能一模一样呢?
        临帖如果能把笔用顺了,怎么写都不会把锋写乱,再写下一笔时不用重新整理笔锋,笔笔都入规矩形态了;结构已经与字帖大同小异成型有姿了,即使不尽如原帖,但也安排停当,就可以暂时自主地随意写写了。
        临帖一定要先主攻一部,吃透了再自己消化,消化时不要想着原帖,要立足于用准笔和写稳每一个字形。这里的准不是照扣原帖的笔,而是该有的成分一点都不能少。写稳字形不是要毕肖原帖,而是要形体平正、摆放停当。为什么不要求那么像,因为没有人能与别人写得一样的笔和字形。而像只是一个趋向,在趋向榜样中去矫正用笔,去理解结构。大家都在学雷锋,学的是他做人处事的方式和帮助别人的作风,而没必要去当兵,更没必要去做他做过的事!
        临帖应该学习到的是用笔的感觉和结字的风范,这些感觉会跟随我们一生。自己去运化就是吃准这种感觉,并让这种感觉更精准更随心所欲。
        在长时间的自我运化中,可以再去有选择地临或读帖,去吸收营养,这时的临已经不同于初临了,会有选择地吸收。只有在运化中才能产生出自己的风格,别的风格只能感受,不能再左右我们的方向。如果一生都在忠实地临习那么他永远都不可能产生自己的风格。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在谈论书法的基本功,临帖只是基本功中的一小部分,而基本功主要的部分是熟练自如地运笔与恣意地、有形态地、可调整地结字,以及由此产生出通篇的布白能力。所有这些技能的总合才称作基本功。
        书法学习的漫长首先要归结于掌握基本功的不易。这里面主要是要有省悟能力,悟到古人的动作和想法,跟上古人;要有明师传授正确的方法;要有足够的时间循序渐进。基本功打好了,还要看其他字外的功夫了。而字外的功夫要与练字同时进行,所以说,很多人把功夫都用在写字上,到老年时字内功夫到了,字外功夫却远未到家。字外的东西不是练练字就能达到的,没有字外的功夫只配做字匠,匠人的工艺品可以复制,而艺术品复制不得!


 
(二)
        掌握了一定的书写技能以后,就要把侧重点放在自主书写与读帖上。这既是重践古人的书写过程,也是当代书写的最终出路。
        当代的书法创作家们满心都在发掘、发现和发明自己的书体和风格,但鲜有仁人去把古人的书体风格以及组字原理吃透。不理解到那么深入,又怎么能从根本上去否定古人?不能继承就谈不上创新。古人的经典不只是字型,更是字理,也是不同人去理解字理的方式。字理是一种感受,必须由感受的人最终去诠释,不明就里不得其宗者只能在自己所处的理解层面上探掘。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改都会在自己的根基上改。根基的扎实程度不到,改的就会是皮毛,皮毛是不会存世多久的。这里讲的不光是水平,更是方向。方向对头,步步都是层楼,登高而望与满地拾叶的感觉很不相同,即便所下的功夫可能是相同的。
        自主书写是最好的感悟古人字理和形成自己取舍,以及最终建立自己风格的不二出路。没有了实用书写,感悟和自主的自然意识就失去了。随之而来的是有意识。但是当代人有意识的基础却是建立在对古人经典字型的勾摹基础上,本来就是在学习的学生,还偏要对学的内容做整合和改组,这怎么可能呢? 
        当代少了实用书写,更忽略了自主书写,临——创的结果就是纸上谈兵。造就了一批批能一看而不经玩味的作品,造就出绝大部分大展大赛作品,短时间去审视可能会令人目眩,但放上几年再看则形式落伍,内涵经不得推敲,就像不同级别学生的考卷,当时兴致勃勃,但等中考、高考结束以后,那些考卷恐怕就没有人有心思再去翻了吧!
        写字本来就不是功利的事。有乐趣才能写好,而自主书写就是产生这种乐趣的过程。
        自主书写与临帖并不抵触,尤其是在开始自己写的时候,但为了建立真正的自主书写,还是要有一段时间完全不临帖。这时不用实临,但可以用线勾摹字帖的笔画外廓,这样可充分感知古人书写的起伏,也就是脉搏。
        自主书写时一定要因循用笔的规范,并把这种规范坚持到自如;一定要把对结构的理解用笔表达出来;一定要在运笔与结构中找到顺畅的感觉,要有别于临帖时的速律。
        临帖的节奏与速律是因为临时的方便和临时的观察而产生出来的,是由看到写的搭配。而写时的速律是因为书写时的方便与书写难易,以及我们感受到字中的力度或者粗细来决定的,是潜意识指导下的纵笔。两者有许多不同之处,如果自主书写还不能脱离临写时的速律,永远也写不出自主的自信。如果有了自主速律就说明已经在自主写字了,这时再以这种速律临帖时就不容易临像了,但这时再临的字就会有自己的风格,临后再吸收的部分就直接属于自己了,这就是有些成家的人反而临不像的原因。
        自主书写不是一味求速度的书写,而是一个由摸索到成熟的过程。摸索时能看到明师或者其他得法的人的书写状态最好,这种书写通常都会有节律,风格强悍则节奏明快,风格平缓则起伏温和,感受并得到这种韵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书写。这时的书写才能可快可慢,才能在书写中注入感觉。这时所书写的字才能随“意”,随“意”才可能随机而赋形。书写不是重现文字,而是以意去引领去韵带出字型,这时的型已经不是见过的型了,这才是艺术的表现手法。
        摸索的过程要去揣摩结字,要去接触单字的多种字结构,去感知这些字组成的道理。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结字没有感觉的字下手,直到产生感觉为止。一字都不能放过,直到从来没写过的字也能随机安排好,而不是背熟任何一个字!
        自主书写熟了就要学会看着一个词或一句话去写,写的时候要感受一个字的结束与下一个字的开始的映带,顺利的时候可进行半空中的交接,不顺笔的时候就会有空中的重新行笔,这样写多了,字与字间的衔接就会有形态上的扯动,上下也就逐步贯气了。
        临字时标准的字帖多会把所有的字都写成一样大,笔画多的收紧,少的放开。这是一种能力,但自主书写时可以以破除这种现象为契机去把笔画多的字放大,让它回到应有的空间,再把笔画少的字缩小空间,这样就会造成笔画的均匀而空间的反差,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进入到计白当黑的境地。随之而来的是顺遂自己对文字和字型的理会而有意压缩繁复而变密,张扬简朴而疏放时,通篇张合,韵脉便自然显现出来了。
        文字的鼓宕全基于文字的内容,而中国文字的抽象字型又与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天然的关系就是产生书法艺术的根源。而当代“艺术书法”的倡导者们以艺术为出发点、以造型为主旨去生发字型以至最后成篇,正是借用了字的抽象造型。这种以型变型的方式过多地使用了艺术上的构图原理,而忽视或者摒弃了书写中的自然生发,这好比把人像按构图去拼接,这在当代是比较流行的方式。这种扭曲的构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但失去了书写这一流淌的艺术感受,而流淌中的动态变通正是书法的灵魂所在。流淌的瞬间,一切资质素养都会由人的潜意识而注入,如果有了技能的足够支撑,这种注入是无限的信息被全身心的投入。而有意识的注入是有限的想得到的东西,个中差别当不言而喻了。
        之所以“书法艺术”与“艺术书法”能够在当代并称,一方面是西方艺术的广泛介入,人们以此作为中西结合的契点;一方面也是能够自主书写的人群鲜少,而有资养的自然书写者更少,自主书写而有资养且充满“艺术细胞”的人则更加绝少。
        在当代怎么令首重艺术性的书写者增加书写感,怎么使注重书写者增加和建立艺术观是同等重要的事情。但是到头来决定艺术高下的既不是主义,也不是风格、流派,而是书写者自身的修养和学识,以及对世界与生活的理解层次。书法到水平的至高处,其领悟有如涅槃之境,有如易经之旨,圆通之际,人书俱臻!
 
(三)
        学习书法没有捷径,指的是早先下过的笔墨功夫。这包括大量的有法度的书写,这些书写又包括了临写与自主的书写,此外,还需经过时间的淘洗而使得书写者在审美上、在经历和阅历上、在人生的练达上充分积累。到了一个飞跃点,人的观念会有质变,质变后人们因为生理上的不逮与主观上的放弃,使得原有的“丰富”突然间贫瘠起来,好像只够自己使用一样可怜,这就是最终属于自己的那一点,也就是人们推崇的个人风格。
        技能需要不断地强化与完善,升华需要年代的沉淀和累积,这种耗费时日的绝对时间谁都无法节省,但是有一种学习可以相对节省时间,那就是在有了一定的书写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的条件下去读帖。这种读帖不是每次临帖前的读帖,而是可以代替临帖的读帖。这时的读就如同动手在临,这种读学习得更快更广泛。但前提是要有相当的书写能力,也就是说读到之处手就能写出。这种学习不在追求原帖之型,而在所得之处迅速融入自我。领会到了心里,再由心去表达。抛开具象的笔和具体的形,经典碑帖中的意味会理解得更直接和更纯粹。而吸收的成分从一开始就是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也吸收不进来,也就是说读到的东西能在胸中被吸收的就是自己的,再写出来的时候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这是与古人心心相映的过程,是汲取古人中的适我,积累成我的过程。这个积累是我们在自信心爆棚后任性挥洒时的法度,由“我”的技术特色形成“我”的法度。
        有能力的人都能在读帖中受益。想一想,有多少帖需要学习,看一遍与临一遍会相差多少时间。当然基础越好,读一遍所能学到的东西越多。书写能力越强,读得越多,在自主书写中表露出来的也就越多。越有自己的风格,越能在读帖中拣到对自己有用的成分,越能化他人为自己。
        读帖的神奇可以追溯到古人。晋代的人们相阅来往的书信;访碑的欧阳询铺地而卧索靖碑前三日,意满才去;怀素入京后被邀至达官巨贾之家,尽观众家收藏,离得京时已书艺大进;董其昌在江南被大量藏家邀至家中鉴藏提跋,所见之广一时无双。古时人们能见到的都是孤本,根本没有印刷品,所以能看到已经是难得的机遇了,遑论能借到临摹。而近现代的人们可以轻易地买到仿真的印刷品,一天到晚临完一本再接一本,只顾通临却忘了写,更不知去读。临帖要动手,动手会占去不少人的心思。临得如何也会令人分心,而读则十分纯粹,完全是用心去领会,跟的是前人的笔触、走势与书写的感觉。多快、多细微都可以专心去感受到,到了表达的时候忘掉的部分就是要舍弃的部分,不用纠结临多了会满眼都是的具象形态,不用担心难以在宏观的行笔和走势上追慕古人。所以,有了一定书写基础的人一定要去读帖。
        读可以分步来深入。刚刚学会书写的人可以读看每笔笔画的形态,意想书者当时的笔意。要坚信古人千古未变的藏锋准则,然后再以快速行笔的动态去想象出笔毫在纸外和纸上的分合,不要单纯地认为笔画是笔毫通过覆盖而抹出来的。抹是锥形的笔尖一面着纸,而写是在一笔中可能哪一面都着过纸,笔画的边缘只是笔走过的痕迹,可能是顺带的笔画行进中,可能是笔毫翻动或蠕动所叠加或挤出去的墨缘。要学会用眼去跟帖,每一笔画都要看到感同身受。
        笔画是最基本元素,无论写到哪个水平,都可以读,真到能看出笔画的质感来,这时自己的质感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读结构要一家一家地看,一字一字去连,所有字的结构都是书家写到那时的即兴表达,不会有重复的可能。要按照笔顺一笔一笔地跟着看,从粗细到紧松,从笔画的拉动到走势,从角度到弧度,在心里对一个字要形成连带中的感觉,看就是要杜绝人们在字型上的先入为主。不要死记字型的长短及出入摆设,要在意书写的连接中用速度和力度感受出结构,这种动态的理解才是书写者的组字过程,也是学习者要把握的韵律感。所有对字的学习和感悟到了高级层面必须建立在这种动态的方式下,否则就极容易堕入构图中,构图不变就成了工匠,构图多变又成了造作。因为变建立在书写的动态中,这样的天然才更感染人。而对于古人动态的学习最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帖。
        读是用心去跟古人,写得再快也能跟得上。所以字与字、行与行放慢了临可得到细节。而宏观的感觉则必须要读,读到一定程度还要加快了读,这样一些势动和气韵才能被夸张,才能被发现、被还原,这样的读如果掌握了,读一页帖的速度有时是用秒计算的。这种读法便是高级于别的读,其吸收处更在形而上了。快读一遍得到的是感觉,感觉是微妙的,但也容易消失,所以要在不同的时段反复地读,越好的东西越经得起琢磨!
        读可以只看某一家某一帖的横,小横、草字头或字的某一相同部分,可以打开书法大字典去横向对照某一个平时写不满意的字,还可以读某些恣肆字形书家的走势,如李北海;可读某些内敛书家的布白和张力,如刘墉;可读某些笔触的弹放与转合,如淳化阁帖。
        总之那么多帖,临是基础,但临会把具象的特点都学来,没法一起用,都学了等于没学到。读帖的时候就是筛选性吸收的时候,不适合自己的自然会忘记,看多少也不会杂。到了写的时候什么东西顺手,什么就会冒出来,根本不用去想,可见读多重要。
        读就是临“杂”了以后的整理;读是临的延续;读是广博学识;读是宏观感受古人的书写脉络;读是产生自我的准备;读是通往形而上的天阶。
        学习书法时切忌背字型,尽管背字型看起来进步很快,出自己面貌就是忘字型的过程,了解字型形成原理以后,化为己用才是正道。
        学习书法时,早期不宜用吸墨过多的宣纸类。刚刚学习无法应对用笔、结字、用墨这么多的变数,而且完成用笔的训练,压根就不可能在宣纸上完成。建议初学者可在半生熟的纸上练习,笔法一定要经过熟纸的演练最终才能掌握。
用笔要正确,要熟,结字要有自己的推敲,通篇要有连带书写中字的变化。和谐是书法的核心价值观!
        写到旁顾无他的时候,一定要看真迹,看原碑的整拓。直面古人,个中气韵实立体墨象,入出纸面,绝非印刷可得,墨分五彩之彩存于意会之中,些微之处非肉眼可辨。
        学书之享,首在过程,顺字应文,随机应变,天纵英豪,道之近焉。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