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手工宣纸才有收藏价值

2016-01-19 11:27:13 来源:淘宝网 点击:
      
 

        

荣宝斋制木刻水印笺纸,木刻图案张大千《幽兰图》,笺上著名学者洪丕谟行草自作诗。

□记者 王珂 文图

中国传统书画是水墨艺术,而作为这精美绝伦的书画艺术的载体,宣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今,传统手工艺的价值被世人越来越多地认知,作为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纸,在其书写功能性之外,其投资收藏价值也愈来愈彰显。

市场

一张老宣纸上万元

“作为书画日常用品,宣纸时不时会现身书画拍卖。”书画鉴定收藏家于建华也会关注到宣纸的行情,“一张几百上千的情况很常见,见过最高的一次,是两年前,一张乾隆时期的玉板宣拍到近两万。”

在书画风盛的江浙市场,这个价格并不离谱,老绫、老绢、老宣纸,“量非常小,用一张少一张”,因此日见稀贵,而今四尺规格的清末民国老宣纸,一张的价格早已过万。

除了老宣纸,即便是现在的产品,尤其是红星品牌,价格每年都在涨。几年时间,涨幅数倍。陈年宣纸如今已经成了收藏品,如产自上世纪70年代的一刀陈年老宣纸,现今的价格可达4万元。“真可谓洛阳纸贵,存钱不如存宣纸。”

性能

宣纸上的墨趣

宣纸之于中国传统书画,密不可分,是载体,也是内容的一部分。无论于艺术表现效果,还是保存性能,宣纸都是书画家的首选。

所谓墨分五色,这种艺术效果必得宣纸才能表现出来。“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宣纸是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百度上这样为宣纸定义。宣纸除了题诗作画,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依不同的书写绘画要求,宣纸通过不同的制作工艺生产出性能不同的产品。大类分为生宣、熟宣。于建华介绍,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多用于写行草、大楷、写意画,生宣作画追求的便是“多变”的墨趣。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宜于绘工笔画,写小楷,能够表现出很细的笔锋、线条。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

工艺

宣纸的美丽面貌

宣纸的杰出品质缘于严格的取材和精细的工艺。取树皮、稻草、桑、竹、麻等天然材料,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多达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的精雕细琢,纯正传统手工宣纸方可最终制成。

宣纸的种类,除了性能设计上的差异,熟宣还可再进行艺术加工,制成各种底纹与色泽的花色纸,为这种文房用品平添了许多美丽风貌。

“洒金宣、洒银宣、虎皮纹、珊瑚纹、蜡笺纸,还有描金画凤等专为宫廷用的宣纸。”于建华介绍。

蜡笺纸多为色笺,古旧的蓝、黄、红的颜色,颇有些庙堂气。“过去好宣纸是贡品,一般人用不上,皇帝也常用于赏赐大臣。”

而文人墨客常用尺幅小巧的木刻水印笺纸作些对子、诗文、书信往来,作为案头小清玩,颇为雅致。

宣纸,与端砚、湖笔、徽墨并称文房四宝,它们以其优秀的性能、特殊的工艺与极佳的表现力,早已从单纯的文房用具,升华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民国年间,鲁迅、郑振铎就曾为宣纸大声呼号,并收藏大量老宣纸,出版传播。

收藏

手工制才有收藏价值

于建华向记者展示了几张老宣纸,果然不同凡响——纸页泛黄,抚之细腻滑润,凑近细闻有淡淡的香气,每张纸上都有“贡宣”的大红钤印,且附有说明:“赵记贡宣 赵德进系咸丰年间宫庭(廷)制纸师赵肆之传人 所制纸细软华润 抚之若肤 曾获先帝御赐《纸艺精湛》之横批 为当今文人所推崇收藏 鸳湖松华馆主巢勋谨书 御赐贡宣 大清光绪二十三年制”。

宣纸自古就有品牌,于建华表示,“过去讲究的宣纸每张都有商标”,最知名的如南唐后主李煜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西蜀传蔡伦造纸古法所产蜀笺,颇负盛名,如薛涛笺、谢公笺等都是其知名品牌。

   投资收藏宣纸,一定要选择传统手工制,机制纸张品质差了很多。“手工纸跟机制纸的差异,就像陶瓷烧造中柴窑和气窑的差异。”于建华打了这么一个形象的比方。二者仅以手感就可以区分,机制纸的纤维短,绵性不好,因而纸质脆,不耐久存。即便是进行艺术创作,手工纸的艺术效果也明显优于机制纸。

“手工宣纸就像白酒一样,越陈越好。”陈放的过程其实是吸潮气,去除纸张燥气的过程,放久了纸张就变得更润。作为消耗品,老宣纸越来越稀缺,用一张少一张,市面上能碰到晚清、民国的就挺珍贵了。而宣纸手工制传统其实到改革开放后才陆续被机制取代,只要是手工制,即便是现在的产品也有收藏价值。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