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制作技艺(易水砚制作技、 澄泥砚制作技艺、 洮砚制作

2016-01-07 10:14:08 来源:易水砚传承与保护的博客 点击:
        砚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最常见的砚台的制作材料是石材,有来自广东端溪的端砚,来自安徽歙县的歙砚,来自甘肃南部的洮河砚,来自河南洛阳的澄泥砚等等,这四种砚台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另有“南端北易”之说,“易”指河北易水砚。
       此外唐开始使用铜雀台遗迹上的砖所做砖砚流行一时。
       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北宋末何蘧《春渚纪闻》记载宋徽宗召米芾写字,米芾看到皇帝桌上有名砚,一写完字,就抱上砚台跪请曰:“此砚经臣濡染,不可复以进御,取进止。”让皇帝把砚台赐给他,皇帝答应他,米芾舞蹈以谢,又恐皇上后悔,便急着把砚台抱回,连衣服都染黑了。征宗叹气说:“颠名不虚得也。”
 
    易砚堪称石砚鼻祖。早在唐代,易州的奚超父子就继承了唐代墨官祖敏的松烟制墨技术,并在易水终南山津水峪发现了“奚砚”,即现在的“易砚”。五代时,奚超之子奚廷圭被南唐皇帝授为“墨官”,并赐李姓,由易州迁居歙中,成了“徽墨”、“歙砚”的开山祖,以后易州制砚技术再传至广东肇庆,带动了端砚的发展。  
       据《易州志》和《保定名产》记载:“易砚石质不亚于端、溪。”“砚石有紫、绿、白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南山飘素练,晓望玉嶙峋,遥忆最深处,应多著石人。”这是古人赞美易砚石像玉一样晶莹和艺人精心雕刻石砚的诗篇。古代易县因墨而雅,因砚而名,是文人墨客、风流雅士荟萃之地,许多文人墨客都来易州求墨赏砚。陈子昂、李白、杜甫、柳宗元等诗人以及康熙、雍正等皇帝均来易县并留下诗文墨宝。盛唐大诗人李白曾来到易砚产地黄龙岗,对易砚和易墨赞叹不已:“一方在手转乾坤,清风紫毫酒一樽,醉卧黄龙不知返,举杯当谢易水人。”  
 
        澄泥砚产于豫西黄河岸边诸地,以制作工艺独特称著于世,为中国历史四大名砚之一。与端、歙、洮砚齐名,史称“三石一陶”。 
       澄泥砚以沉淀千年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倍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为贡品。武则天、苏东坡、米芾、朱元璋均有所钟,并著文记之;乾隆皇帝赞誉:抚如石,呵生津。其功效可与石砚媲美,此砚中一绝。 
 
       砚材产地位于东经104°45′北纬35°08′区域内,历史上属于洮州 ;  2 . 频临黄河支流洮河,故称洮砚 ; 现在包装此砚盒上“ 洮砚 ”二字,出自已故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手笔,成了通用的品牌字形 。
       洮砚砚材具有水成岩粘土板岩的基本结构,颗粒极细,粒径在0.01毫米如下,颗粒与粉尘分界点为0.07毫米,比一般粉尘还细小,密度3.04克/厘米3,石料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 ; 所以,发墨快,而且墨汁细有光泽 ;具有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的优点,正如苏东坡所言,具有发墨利笔两大优点 “ 唯洮河砚材也 。”
       砚材硬度为摩氏3.5---4度 ; 作为砚材恰到好处,一般墨块硬度2°,既能下墨又能耐磨 ; 且硬度适中,适合雕琢,加之板页岩结构劈理发育,石性温和硬而不脆,制砚尤为理想,故以优秀品质名列诸砚前茅当之不愧。
二维码